相片定格的一瞬,便是永久!
那是他们眼里永久美丽的新娘,
那是他们梦中永久回味的甜美,
那是他们心底永久年青的年月!
为庆祝变革开放40周年,长沙晚报报业集团联合长沙市委老干部局、长沙北辰欧葆庭世界保养中心一同推出“年月无声 芳华有色”夸姣老相片&感人老故事搜集活动。活动一经推出,即遭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及市民朋友的活跃参加。现在,主办方已搜集到上百组宝贵的相片和文字材料。
咱们从中筛选出25组夸姣老相片和故事与市民朋友共享,假如你也被他们的故事感动,就赶快为他们点赞吧!
(相片排名不分先后,按名字拼音字母排序)
01号相片供稿人:陈湘江
我是浙江省温岭人,我父亲于1953年从浙江师范大学结业后分配到湖南林业校园(现更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1963年父亲下放到望城靖港镇农技站,1979年,父亲落实方针回城,将咱们母女三人从浙江接到长沙寓居,这张老相片(右上)便是当年咱们在东方照相馆拍的全家福。回忆我家的夸姣日子,离不开共产党的好领导,以及变革开放一系列好方针,我为祖国骄傲!
02号相片供稿人:陈海琴
本年是变革开放40周年,作为一名媒体作业者,我在北京作业了12年,这12年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韶光:我曾在中心干流媒体年会上讲话,也曾被提名为年度“全国最佳时髦评论员”十人之一,我见证了祖国50和60华诞,目击了非典的暴虐,又幸运地见证了2006年秦山二期核电站开工建造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现在,我早已退休回到我的故土长沙,花甲之年的女性尽管芳华不再,但我仍然感觉自己在像树相同衰老的一同,又好像花儿一般的年青!我觉得非常夸姣,非常感恩咱们这个时代。
03号相片供稿人:崔述伟
我和妻子解丹相识于1967年春天,其时我是在校结业待分配生,从北京回到长沙。没想到,这一别离竟让咱们保持了长达8年的爱情长距离跑,直到1975年初,两个“大龄青年”才完婚。我当年下放靖县乡村一年,又下放湘西某水电站工地,1974年已经年届三十,在工地与逝世三次擦肩而过。学徒“班师”刚转正的她,不远千里来探望我,这是其时在工地邻近山头所拍,布景为“拉岔”(大山)和凤滩大坝,我俩并肩而坐,一同夸姣展望夸姣未来。
04号相片供稿人:大卫
1961年,在他们29岁的那年,我爸爸妈妈成婚了。那年初没有婚纱照,他们两人第一张合照便是这张在爱晚亭拍的合影。 爸爸是共和国培育的第一代大学生,自四川老家大学结业后分配到了湖南长沙一个省厅当干部。在市总工会和市委安排部的关怀和促成下,爸爸呼应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召唤,和在长沙纺织厂当工人的妈妈相识相知相爱,相濡以沫恩爱日子了55年,直到妈妈前年因病在世。咱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爸爸对咱们姐弟俩要求很严;妈妈则是勤俭持家,把咱们的日子安排得有条不紊。勤劳聪明的妈妈会做甜酒、腐乳、腊八豆、剁辣椒……现在想想都流口水。
05号相片供稿人:范并恕
我从前在衡阳探矿机械厂作业,后来踏上校园的讲台,现在是湖大附中的一名退休教师。1978年,乘着变革开放的春风,衡阳探矿机械厂的青工们掀起了学技能、创高产的热潮,我夺得了衡阳市新长征突击手的荣耀称号(图一正在操作机床者)。作业之余,工厂团支部安排去衡山旅行,咱们步行六小时登上了南岳祝融峰。尽管很累,但收录机、蛤蟆镜一个没落下。当然,还有一张张芳华弥漫的笑脸。
06号相片供稿人:何冬梅
穿过旧社会,跨过新世纪。这正是:四十年大势走强,启盛世征途,将变革进行到底;九万里小康如画,展我国特色,用初心创始未来!我和老公刘长策1962年成婚,我俩志趣相投,都终身从事教育作业,双双取得高级教师职称,老公仍是宁乡县劳动榜样,咱们都取得了湖南省政府颁布的“荣耀执教三十年”证书。退休后的咱们在长沙市岳麓区沐浴着党的阳光保养天年。
07号相片供稿人:何若
1949年初夏,公民解放军打破千里江防,向南方各省进军。经安排同意,我与妻子战地成婚。婚后第三天,又登上火车南下。后来,妻子留守开封,我紧随前哨部队推动,咱们度过了一个非常不普通的革新蜜月。因作业严重繁忙,直到三年后女儿一岁多了,咱们才到庐山照相馆补拍了一张成婚照。现在,咱们配偶离休后安享夸姣的晚年日子。
08号相片供稿人:李棣桓
我是李棣桓,本年86岁,我与妻子王慧英1956年成婚,至今携手相伴62载。我从前参加了解放战役、抗美援朝战役和抗美援越战役。1956年,我从部队回湖南双峰老家省亲,经人介绍知道了邻村的王慧英。我俩一见钟情,知道七天就去处理了成婚挂号,可以说是“闪婚”。我带她到县城买了一套新衣服,花一元钱拍了这张成婚照(左图)。60多年过去了,尽管履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年月,但我俩一向相亲相爱,家庭夸姣美满。2016年,是我和妻子成婚60周年,我俩拍了一张五颜六色婚纱照。我想告诉我的妻子,今生今世我爱她,来生来世我还爱她。
09号相片供稿人:李洪利
1968年12月,我来到了洞庭湖畔——美丽的沅江,完毕了学生身份,成为了一名知青。1975年元月,我和妻子夸姣的结合了,上图便是咱们在自己的小家合影。1979年,我荣耀地加入了我国共产党,完结了我的崇高期望,从这天起,我决计为党、为共产主义作业斗争终身!1975年,到单位装备部分作业,从此开端了16年的公民装备作业,从干事到部长,这是我人生旅途中作业最长的作业,我拿过锄头,握过榔头,提过笔杆,扛过枪杆,又拿起过“称杆”,五杆子都履历过了。
10号相片供稿人:刘基业
我1949年5月参加革新作业,1953年从湖南大学师专汉语科结业,从事语文教学作业30余年。1985年调入民盟湖北省委担任宣传作业,退休后回到长沙,我与情投意合的晚年朋友一同建议建立了星城老少年艺术团,咱们为民抒怀,为时代歌唱,宏扬真善美、传达正能量!左图是2004年我在首届“珍奥杯”全国银龄美大赛上展现书法作品,荣获“我国魅力白叟奖”,右图是星城老少年艺术团表演合影。
11号相片供稿人:刘莲
1985年,国家教育部中心电教局领导来湖南调查。咱们一同在湘西实地调查校园接连跑了11天。这张相片是其时湖南省电教馆书记郑逢任(左二)和我(右二)伴随教育部中心电教局局长郭厚登(右一),我国电化教育杂志总编于芙之(右三)调查湖南大湘西贫困区域电化教育作业展开,为中心拟定全国老少边穷区域的电教作业展开战略供给决议计划思路和规划,并为后来争取到联合国教科文安排儿童基金会帮助项目打下了根底。
12号相片供稿人:孟繁英
我的母亲张汝萍,1955年南下长沙邮电局作业;我的父亲孟庆林1946年1月入伍参加革新,1955年从部队转业,南下长沙邮电局作业。图一是1959年拍的全家福,前排中心白叟怀里抱着的是我。图二是1971年,我与母亲的合影。2008年,我兴办湖南省首个社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长沙孟妈妈青少年维护家乡,针对青少年展开品德、法令及自愿服务教育。2015年,我荣获全国品德榜样提名奖。以爱感动爱,用心温暖心,我是一名把奉献当作高兴的义工。
13号相片供稿人:唐琴
这是我爷爷奶奶的成婚照,爷爷是个豪爽俊朗的东北汉子,参加过抗日战役、抗美援朝运动。转业到湖南后,经安排介绍知道了我奶奶。爷爷一会儿就被奶奶温顺贤惠的湘妹子性情招引了,不久后就成婚了。婚后,东北汉子和湘妹子通过南北方差异的磨合,两个人越来越有默契,育有我父亲和叔叔两个小孩。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尽管没有享用过大富大贵,可是一家人和友善睦,其乐融融,日子得很夸姣。
14号相片供稿人:王瑞先
我与老伴吴荣全本年都是85岁,别离于1951年和1949年参加作业,一向供职于长沙县医药卫生系统,均为医药卫生系统的中级技能人员,九十时代在长沙县卫生局荣耀退休。1958年,我俩挂号成婚,并在长沙中山路庐山照相馆拍下成婚照(左上图)。成婚六十年,咱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2018年大年三十,我的二儿子用手机给咱们拍下了这张夸姣的相片(五颜六色图)。
15号相片供稿人:王英廉
我是天津人,出生于中医世家。1966年我和老公李耀福成婚,1986年随老公部队转业回到长沙,于1997年退休。几十年来我足不出户,一向从事中医临床作业。退休后,我努力中医的传承与展开,连续整理了几十年来的从医心得。2013年出书了《中医摄生学》,并在许多名家的辅导下完结了《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和《中医学温故与知新》,后者已定稿交给,估计2019年将出书。几十年的履历,我深感变革开放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巨大变化,幸亏自己仍能发挥所学奉献余热,为我国传统医学作业略尽绵薄之力。
16号相片供稿人:文池珍
我是文池珍,是长沙市“五老”金牌讲师团的一名宣讲员,我酷爱公益,期望能用自己的菲薄之力撑起了一片充溢人世关爱的天空。退休后,我将自己悉数时刻精力用于品德宣和解公益自愿者服务。2017年我被评为长沙县第二届品德榜样。图一是我18岁时相片,其时是单位要点培育的专干。图二是1979年在长沙市二轻局作业时与搭档合影。图三是1994年在温州的相片,其时在一家服装厂担任设计师兼厂长。图四是我在家中展开青少年思维品德教育服务。
17号相片供稿人:邬恩波
年青时我上山下乡当过农人,回城当过工人。是变革开放,改变了我的人生轨道。一九七七年冬,我参加文革后康复的第一届高考。一九七八年春暖花开时节,总算进了大学。结业后来到长沙晚报,开端了我的新闻梦。我在长沙晚报当过记者,做过修改,后来成为总修改。图一是我(前排坐者左一)当记者时,带女儿与在长沙的大学同学聚首合影。相片上的同学们,后来有的成为桃李满天下的教授名师,有的成为闻名修改记者,有的是身负重任的领导干部。我在长沙晚报曾获全国和省级新闻奖数十个,曾获全国劳动榜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图三为获全国劳动榜样时,与妻子在长沙合影。
18号相片供稿人:谢祖钧
1949年5月,我从武汉大学结业参加作业,后被分配到中共中心俄文编译局学习俄语,两年后留在中共中心俄文编译局作业。1988年离休前夕,作为交通部的中方首席翻译官参加了拓荒新疆通往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大桥的中苏商洽。图一是1988年12月6日在欢迎苏联代表团宴会上(左三),图二是1988年12月2日在北京民族饭馆参加中苏谈判(右三),图三是1986年12月9日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三十年过去了,跟着我国的富足和昌盛,霍尔果斯口岸已经成为了从我国通往世界各地的欧亚大陆桥。
19号相片供稿人:薛娟
相片拍摄于1961年“五一”劳动节,正逢我三姨的大婚之喜,咱们全家夸姣地聚在一同拍了张合影(前排左一是我)。相片共有四代26口人,咱们脸上欢天喜地,三姨和三姨夫是主角,他们穿戴新衣,戴着胸花,三姨手捧一大束美丽的鲜花,与三姨夫夸姣地偎依在相片正中心,年青的脸庞溢满新婚高兴……这夸姣的一瞬被定格成为宝贵的全家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三姨一家在航空阵线斗争了一辈子,现已进入耄耋之年,后代承欢膝下。三姨本年刚刚举行80寿宴,看着这张57年前的相片,慨叹良多……
20号相片供稿人:曾宪钧
1973年至1974年,咱们长沙市的4000多名应届初高中结业生,呼应党和国家召唤,投身到艰苦的三线铁路建造之中。咱们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锄头、箢箕、扁担、斗车,劈山填沟,人拉肩扛,热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国家建造作出了严重的不可磨灭的奉献,咱们奉献了芳华年华,咱们无怨无悔!图一是在湖南靖州县工地,我与战友石德云、周亚平合影。图二是在湖南怀化竹田工地,我与战友尹长青合影。
21号相片供稿人:张冬梅
韶光飞逝,年月如梭,我父亲张继堂和母亲靳彩花,两位白叟已携手走过了56个春秋,因为部队搬家,他们带着子女从北京迁至哈尔滨,又从哈尔滨迁至重庆,于1975年来到长沙国防科大。我父亲18岁入伍,终身中最夸姣年华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作业。这张相片拍摄于1963年,我父亲携怀孕的母亲特意到照相馆留影留念。相片中一身戎装的父亲和俊美的母亲,归于他们的夸姣之门慢慢敞开……
22号相片供稿人:张运和
图一是1979年4月,我与搭档在衡山县南岳镇照相馆合影留念,相片中四人都身着中山装,左上口袋都插有一支钢笔,在那个时代穿中山装口袋插钢笔是一个标志性符号。变革开放后,日子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我陪母亲坐飞机去北京旅行(图二)。退休后,我活跃投身环保公益作业,为了更好地完结自己的作业,我买了一台电脑,作为一个五〇后的白叟一向坚持着无纸作业(图三),这也算是变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吧!
23号相片投稿人:钟友援
我1969年入伍在部队从事拍摄作业,1976年转业后被借调到长沙火车新站建造工程指挥部担任工程建造拍摄作业,此后转入五一路建造工程指挥部持续担任工程建造拍摄作业,1986年调长沙晚报担任拍摄记者。当今,拍摄生计已过50年。我到长沙作业今后,正赶上祖国变革开放的大好韶光。作为长沙变革开放的见证者、参加者和拍摄记载者,我与长沙的政治、经济、文明、教育、体育、科技、交通运输等等许多范畴的建造,特别是要点工程建造结下了不解之缘。
24号相片供稿人:周忠民
我于1973年从军,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96年转业到长沙市直机关作业,2015年退休。2002年,我参加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组成并任纪检组长,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立和展开,对改变政府职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发挥了活跃作用。我亲身履历了变革开放,目击了变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产生的巨大变化,逼真感遭到巨大的夸姣感和取得感。
25号相片供稿人:朱元亮
我国变革开放后,社会展开进入快车道。公民休养生息,晚年人老有所乐,广场舞成为一道的亮丽的景色。2013年的一天,咱们正在湖南勇士公园排练广场舞,一位到我国调查的古巴教育部官员在一旁兴味盎然地观看。我走上前和她谈天,我举两个大拇指告诉她,毛主席和卡斯特罗是了不得的公民首领,两国公民是好朋友。我敬仰卡斯特罗……当翻译将我的话告诉她后,她感动得哭了起来。我也非常激动,我觉得为世界民间沟通建立友谊之桥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正如咱们此次活动的主题——“年月无声,芳华有色”,这些故事将永久在咱们的回忆中亮光!
感谢一切参加的网友!
假如你被他们的夸姣相片和故事感动,就赶快为他们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