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重庆市酉阳县有人告发当地粮食公司涉嫌将过期或临期大米销往超市和乡村校园当午饭,引发广泛重视。10月12日,重庆市商场监督办理局通报称,存在虚伪标示保质期等违法行为。对此,华商报劲风新闻记者采访了实名告发人龚先生。
谈“卧底”阅历:
从粮油保管员做起,曾任公司副经理,作业31年后被逼离任
本年57岁的龚先生,家住重庆市酉阳县县城某小区。
他对华商报劲风新闻记者介绍说,自从参加作业以来,他一直在酉阳县粮食部分作业,最开端是担任粮油保管,2001年起任副经理,“咱们曾经叫粮站,系酉阳县国企,属县粮食局主管,2008年8月27日建立重庆粮食集团酉阳县粮食有限职责公司(以下简称酉阳县粮食公司),注册资本是800万元,公司坐落酉阳县板溪镇轻工业园区。”
“改制后我被公司返聘,从头签定劳动合同。”龚先生说,2021年因向相关部分反映待遇不公以及不满公司涉嫌出售过期或临期大米等问题惹怒了领导,随后遭到打击报复。
他说,他原本是办理岗,后来领导叫他去跑事务,有时乃至要他开车送货,对立日渐激化,“我的薪酬从每月4000多元降至2000多元,公司逼我免除劳动合同。”
2023年6月,龚先生正式辞去职务,公司按相关规则对他进行补偿,“至此,我离开了作业整整31年的粮食公司。”
他介绍说,在公司“卧底”这些年来,他见证了种种出售套路,然后将依据固定下来。
谈作假手法:
网上买打码机替换出产日期,包装成公司自己的品牌进行出售
龚先生说,一般包装的大米保质期一般是6个月,真空包装的保质期是1年,酉阳县政府储藏有350吨应急大米,用于突发灾祸时调用,酉阳县发改委系监管单位,会定时或不定时查看,而担任储藏的单位则是酉阳县粮食公司。
他奉告记者,酉阳县粮食公司在进行商场营销时,从网上购来打码机,将储藏的那些过期或临期大米经过自行腾装、托付分装方法,代替成公司自主运营品牌的大米对外出售。
“他们有时进货进多了不太好卖,所以经过工人从粮库里把那些过期或临期的储藏大米倒进公司运营的品牌包装里,再用打码机打上新的出产日期进行出售。”龚先生说,一起将新买的大米放进粮库,确保那350吨储藏大米数量不变。
谈出售去向:
将过期或临期应急大米销往乡村校园当午饭,两年多有百余吨
龚先生介绍说,那些新买的剩余的大米与粮库储藏的大米“交换”后,储藏的过期或临期大米被出售到县城超市,特别不能容忍的是被出售到乡村校园作为师生午饭,这样对师生健康会带来影响。
龚先生供给的供货单显现,这样的大米被出售到当地乡村多所中小学。
其间一所校园的相关担任人介绍说,他们的进货途径是酉阳县粮食公司,来历是正规的,手续也是完全的,也有正规的包装和查验陈述,但没有想到过那些竟是过期或临期大米,校园成了受害者。
“最近两年多时刻,他们经过这样的方法估量出售出百余吨问题大米。”龚先生说,他们公司建有一个群,有时相关人员会将送货单发到群里奉告当天的送货去向,有了这样的台账,然后基本上能够计算出出售数量,“有时我看到他们在替换包装作假,提示无效后经过拍照视频或图片等方法取证,但这不能怪作业人员,他们是听领导的。”
谈告发原因:
辞去职务后外出打工纠结一年多,忧虑顾客健康受影响遂实名告发
龚先生说,上一年辞去职务后他纠结了一年多时刻,考虑究竟要不要实名告发,本年4月他来到距酉阳县大约3小时车程的重庆武隆县一处建筑工地打工。
他以为酉阳县粮食公司的做法是在坑害顾客,特别是有针对性地销往乡村校园,很屡次他都于心不忍,便将状况反映给公司领导,期望不要这样做,没想到却惹怒了领导。
他说,“记住有一次领导曾奉告我,让我去告他,辞去职务后回忆起这样的状况,我才下定决心实名告发。”
他称,最开端他是向酉阳县相关方面告发的,但对方却称他的告发不事实,“后来我向重庆市商场监督办理局实名告发,引起高度重视,他们当即介入查询,我曾屡次问过他们查办状况,他们每次都说正在走程序,一定会依法依理处理好这件事。”
谈查询经过:
清晨4时接到电话要求合作查询,天亮后官方通报查询结果
龚先生说,10月12日清晨4时左右,他在睡梦中被手机铃声吵醒,电话是重庆市商场监督办理局一名作业人员打来的,对方称最初接到他的实名告发后领导高度重视,由相关领导亲身率20余人组成的查询组前往酉阳打开查询,期望他敏捷回到酉阳合作查询。
随后,龚先生搭车前往老家酉阳,于清晨7时左右来到酉阳县商场监督办理局办公室见到了查询组一行,“这时我才得知,查询组作业了一个通宵,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作业态度令我十分感动。”
10月12日上午8:16,重庆市商场监督办理局发布关于“酉阳县粮食有限职责公司出售大米问题”的状况通报,称事发后当即建立专项查询组,经过对涉事公司、校园、片区教管中心现场查看、提取材料、查验收据、比照台账、问询相关人员、抽检仓库制品等方法,开始查明,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该公司经过自行腾装、托付分装方法,将公司粮库的动态轮换米代替自主品牌的大米对外出售16221袋、116467.5公斤、出售金额62.73万元,其间向酉阳县龙潭、龚滩等部分校园出售1215袋、23119.5公斤,出售金额11.67万元,一起还向社会出售等,存在虚伪标示保质期等违法行为,查询组将进一步深化核对,对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据悉,现在酉阳县粮食公司首要担任人段某已被革职,被调离和降级处理。
新闻纵深:
律师以为对酉阳县粮食公司最高可处20倍罚款并吊证
四川鼎尺律师事务所胡磊律师对华商报劲风新闻记者介绍说,依据重庆官方关于此事的开始查询和通报,现在相关当事人能够查明的违法事实是“虚伪标示保质期”,该行为同出售有毒大米、过期大米等行为在处分确定上有不同,“依据《食物安全法》第34条规则,“制止出产运营下列食物、食物添加剂、食物相关产品:(十)标示虚伪出产日期、保质期或许超越保质期的食物、食物添加剂”,一起依据该法相关规则,行政部分能够对相关行为给予没收违法所得和用于违法出产运营的东西、设备、质料等物品的处分,一起依据货品价值不同,最高处以20倍的罚款并撤消许可证。”
胡磊律师介绍说,假如相关部分的查询进一步发现相关大米对人体有毒或许不符合食物安全规范,那么相关单位、个人还或许触及需求承当刑事职责的状况,一旦以“出产、出售有毒、有害食物罪”等科罪量刑,最高或许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许死刑,并处分金或许没收产业。
胡磊律师以为,相关校园等顾客假如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购入并使用了虚伪标示出产日期的大米,在相关监管部分追查了出产、运营者行政、刑事职责之后,顾客还能够向企业要求进行民事补偿,参照《食物安全法》、《顾客权益保护法》等要求企业就相关不合格食物承当最高十倍的补偿,“假如有顾客由于食用了涉案大米产生了丢失,大米出售企业还需求承当侵权补偿职责。”
华商报劲风新闻记者 黄平
来历:华商报劲风新闻